top of page

職場抗逆三大策略 - NBA


「Name it,給情緒一個名字!」


曾聽一位老教授分享說,一個人一生最少經歷三至五次逆境,在現時新冠肺炎疫情下,全人類正在處於一個大逆境。冠狀病毒,不分國界、種族、性別,影響着數以億計的人。由於人性往往是傾向負面的,我們很容易把眼前的狀況放大,因而變得恐慌、憂慮、沮喪,甚至無望。但為何總有些人卻可以處變不驚,時刻保持冷靜,並能迅速地從逆境中反彈過來,究竟他們具備了什麼抗逆能力呢?筆者最近跟當輔導心理學家的拍檔為一間企業員工分享職場抗逆三大策略,我們稱之為「NBA」,在此希望跟大家分享,齊齊抗疫又抗逆!


第一個策略「N」是指「Name it」,字面是「給情緒一個名字」,實則是指要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首先,筆者可以肯定,在逆境中處變不驚的人,他們心裏仍然會懷着負面情緒,不同的是,他們往往能察覺和認清自己的情緒,就像鎖定問題一樣,知道自己當刻的情緒狀態是什麼一回事,這就是情緒管理、積極面對逆境的第一步。例如:「我現在很擔心,工作可能保不住了!」、「我日日困在家中,像困獸鬥般,實在非常納悶呢!」、「我很沮喪,不知疫情還會持續多久,可能快要結束所有生意了!」… 你能指出這三個對白中有哪些情緒字眼嗎?


沒錯!是「擔心」、「納悶」和「沮喪」。在心理學上,這些情緒字眼稱為「情緒詞彙」(Emotional Literacy)。研究指出,只要我們能掌握情緒詞彙,就正如我們掌握英文字母abcde一樣,並能認清自己的情緒狀態後,適當地運用「情緒詞彙」將情緒表達出來,這樣便能有效地幫助我們舒緩情緒,人亦會變得輕鬆,中國人所指的「不吐不快」便是這個道理吧!就讓我們在停課不停學的抗疫日子裡,認識更多的情緒詞彙和學習表達自己的情緒狀態,踏出抗逆的重要第一步。



10 views0 comments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